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引领前沿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庞大且开放的汽车市场,这三大核心支柱相互赋能,构筑起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韧性,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浪潮中站稳潮头,持续释放澎湃动能。
“在国内,工厂一小时车程的半径范围内,就覆盖了我们七成的供应商。如此完备的供应链,去海外市场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位整车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独立完整的中国汽车供应链不仅支撑起了本土汽车产业,也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柱。
“有一些客户真的非常需要我们的产品。即使有关税,他们仍会问,能不能早点发货、多发一些货,因为实在不知道明天政策会有什么变化。”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表示,部分美国客户为应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选择了提前大量备货。
禾赛的美国客户不是个例。2025上海车展期间,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发现,不少供应链企业的美国客户,正面临着相似的窘境。
以新能源汽车散热系统为例,这是保证电动汽车安全正常运转的重要部件,通过散热降温防止电池和电机过热失效。中国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出了多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全球龙头,他们不仅服务本土市场,还在为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支持。银轮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关税问题带来的挑战,银轮股份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公司在及时评估,总体来说影响有限,而相较于公司自身,客户其实更为迫切,“客户会主动与我们共同面对,例如分担加征关税。”
保隆科技的气门嘴业务,是全球细分市场中绝对的龙头。面对加征关税,保隆科技打出一记直球——直接涨价。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直言,“这个东西美国其实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或是可替代的供应商,他们只能接受涨价。”
4月28日,保隆科技在互动平台上回应表示,“公司与北美排气系统管件客户的涨价谈判进展顺利,客户普遍接受全额承担2025年新增关税,并同意追溯调整3月和4月的已开发票,追溯部分收入预计将在今年二三季度陆续确认。截至目前已完成谈判的项目占全年原预测销售金额约8成。”
完备而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织就了极具韧性的基础支撑;在此基础上,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为产业注入了增长动能。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也正在反哺全球。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几乎成为跨国企业的“口头禅”。
“‘中国速度’是我对于中国市场最深刻的印象,中国创新速度之快、创新力量之强大,都让人赞叹,中国今日之动向正是全球未来发展方向的标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盖森(Mathias Geisen)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出这样的感慨。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在车展上表示,“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单一的汽车市场,而且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市场,每次回来都能够被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活力所感染。”他提到,在中国的创新和重要的研发成果,都会反哺到宝马全球的解决方案中。
离开中国,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台创新的引擎,这已是业内共识。澎湃新闻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方面获悉,“重新定义中国市场和中国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上海车展期间召开。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全球化重构与本土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跨国汽车企业在华要加速从“成本洼地依赖”向“创新策源赋能”跃迁,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创新飞地”。
“禾赛的产品,(在美国)并没有替代品。激光雷达是安全件,没人愿意用劣质产品。我们几乎是客户唯一的选择。”李一帆此番表态,是由于在激光雷达这一新科技赛道上,中国拿到了最高的话语权。依靠技术创新,禾赛用8年左右将激光雷达的成本砍掉了99.5%。
同样的例子还有智驾企业Momenta。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研发智能驾驶技术。Momenta CEO 曹旭东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全球智慧与中国速度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中国技术反哺全球的有力见证。
上海市市长龚正4月23日会见了来沪参加上海车展的国际企业全球高管。多位高管表示,将在上海布局更多商业版图,持续投资上海,深耕中国。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继续开局运行良好: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中汽协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29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当然除了销量,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更是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多重战略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上,更通过需求牵引、技术迭代和全球资源配置重塑了产业格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始终大门敞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也在车展期间呼吁跨国车企,“共享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红利”。
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 首发车163台。本届车展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观众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达6.3万人次(其中海外经销商超1.2万人次)。
上海车展开幕前一天,上海市与丰田签署合作协议,丰田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的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1xbet体育官方,,这也是丰田进入中国市场逾60年的又一里程碑。
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都在这样做。在本届上海车展的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明显增长,多达50家科技、零部件企业首次亮相,其中不少都是知名外资品牌。
一组数据更能直观展现中国市场为全球企业带来的机遇:在上海车展上,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佛瑞亚介绍,2024年,佛瑞亚全球市场的订单量为310亿欧元,其中,亚洲地区的订单量达到110亿欧元,而超过60%的亚洲地区订单都来自中国车企。
依托汽车产业的供应链规模优势、创新能力、市场需求,我国汽车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供应链韧性、技术创新韧性和全球市场网络韧性,进而塑造起了整个产业的韧性。1xbet体育官方,1xbet体育官方,